学术资讯

转载:浙江大学谈大学大团队、大成果的困境

发布时间:2020-10-27发布者:段平忠浏览次数:

完成重大科技攻关、破解“卡脖子”关键技术——

大团队、大成果为何难以形成

(转载自光明日报)


访谈人:本报记者 柴如瑾

访谈嘉宾: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张泽 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陈云敏

记者:围绕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对校外11个学科基地进行调研的目的是什么?

张泽:2019年3月初,在浙江大学学术委员会关于学校学术发展的一次务虚座谈会上,大家认为当前工科存在理科化的倾向,应用基础或应用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没有很好地结合国家和地方的重大需求,因此难以形成完成重大科技攻关所需的大团队,难以形成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的大成果等,这不利于学科内涵发展和“双一流”建设。浙江大学应该怎样围绕标志性的大科学装置、关键“卡脖子”问题,结合地方经济特色,与地方开展长远、实质性的合作逐渐成为亟须探讨的问题。

结合国家战略布局及社情民情,我校学术委员会深入调研了以学科带头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基地。从基地类型来看,产学研结合基地有多种类型,如国家主导的基地、企业主导的校企合作基地、学科带头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其中学科带头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基地是品类最普遍、分布最广泛的基地。从地域分布来看,浙江大学地处经济发展充满活力的长三角地区,教师在服务产业发展方面一直很活跃,他们在产业界获得认可和激励,更大程度实现了人生价值。如何调动这个群体的积极性,使他们始终不脱离学科这个源,既保持持久的产业创新活力,又同时为学科发展贡献力量,是长期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伴随着国家和地方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和难度越来越大,迫切需要与学科和团队的合作。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几年依托研究所或者二级学科,由学科带头人领衔、围绕行业或地方经济重大急需、发展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的学科基地不断涌现。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调研探索这类学科基地的学科建设与产业创新互动的内在规律,同时向有关部门提出促进良性循环“互动”健康发展的一些建议。

我们一共调研了11个基地,这些基地的设置都有一些共同的背景。对于学科来讲,都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学校的物理空间难以支撑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如大型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等;二是工程技术人才缺乏限制了学科解决工程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工程学科。这两个方面对大学来说,往往是难以解决的,因此需要向校外拓展。对于地方政府或者龙头企业来讲,他们看重的是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或是解决国家“卡脖子”难题和重大民生问题的能力,渴望能有力促进地方产业群的转型和发展。

记者:学科建设与产业创新有什么样的关系?为什么说学科建设与产业创新互动是新形势下中国特色一流学科建设的一种新模式?

陈云敏:学科建设是国内特有的一个名词,涵盖的内容比较广,但主要包涵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四个方面。学科建设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学科教育、人才培养的能力,以及科学研究的能力,而科学研究也是教师提升自身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途径。教师追求高水平学术研究,除了要有家国情怀,激发教书育人与科学研究的内在动力非常重要,这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包括参与国际会议和国际合作、发表学术论文,获得国内外同行认可;二是将科学研究与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企业的前瞻发展需求紧密结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或其背后的关键科学问题,实现自我价值。在新形势下,前者依然重要,坚持开放互通,获得学科发展的外驱动力;而后者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卡脖子”关键技术,是学科发展的内驱动力,更是学科和学者面临的新挑战。

在国外,大学科研工作一般以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为主,技术研发、应用测试再到产业化是由企业来完成。但是,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大部分企业的创新平台水平不高,创新人才缺乏。特别是近期,与国内一些龙头企业相关工作人员交流时发现,研发人员对自己行业“卡脖子”难题的科学原理理解不够、技术关键认识不足,需要大学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应用测试——产业化全链条参与。

学科积极拓展校外基地,将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的阵地迁移至国家重大急需的主战场,同时获得了更大的物理空间、更多的科技基础设施、更强的工程技术人才资源,进一步提升了面向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能力,为实现颠覆式技术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与校内基础研究为主的格局形成互补,促进学科内涵发展,形成了学科建设的内生驱动力。“卡脖子”技术难点也对学科知识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可能会形成学科新的成长点和发展方向,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新技术在新材料、高端制造、智能建造等方面的应用。

总体而言,产业创新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将学科发展与国家战略、地方需求、重大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学科新的成长点;二是通过产业创新互动,实现一流学科做一流事的目标,真正实现学科学术有水平,行业有地位。

记者: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内外环境深刻复杂的变化,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我国科学家应当承担起怎样的责任?如何才能更好承担使命?

张泽: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国际局势,我国对科技的需求、对成为科技强国的需求日益迫切。我们科技工作者应该针对国家“卡脖子”难题,利用所学、所长、所积累的学术储备,解决民生问题、解决行业难题、解决国家重大急需。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科学家更应该勇挑重担、为国分忧。

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一方面,大学要充分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优势,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作用,进一步推进学科与地方政府或龙头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将学科建设与产业创新融合、互动;另一方面,要鼓励大学的专家学者参与全链条创新,因为我们并不是把专利转让给企业,企业就可以自动转化为现成生产力,其中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这段路如果离开专利发明者的实施和指导,实际上是走不下去的。特别是关键重大技术问题,涉及实质性的“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靠企业目前自身的技术力量和知识储备是难以完成的,即所谓的“掉链子”。学术带头人参与全链条开发研究,既可以使学科在重大工程问题挑战下得到锻炼和发展,又可以为解决关键“卡脖子”问题提供基础性的支撑,可谓“一举两得”。

在推动学科建设与产业创新互动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厘清校内学科、校外学科基地和产业化公司各方关系,维护各方权益;应维护致力于全链条创新的专家学者的利益,同时建立不可逾越的底线和切实有效的规章制度,构建“防火墙”,保证学科的健康发展。